作者:子非鱼
01 | 特大城市杭州出招鼓励生育
(相关资料图)
近日,杭州市发布的生育补贴,引发了大众广泛关注,也掀起了一片热议。
2月22日,杭州提出:
将首次向同一对夫妻生育二孩、三孩,且新出生子女户籍登记在杭州的家庭发放育儿补助,拟向二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5000元,向三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20000元。
二孩5000元,三孩20000元。杭州鼓励生育的补贴力度,在同级别城市中,还是相当大的。但能够享受此等福利的,只局限于户籍家庭,和外地人没关系。
杭州官方给出的数据是,按照2022年人口出生率测算,此次发放育儿补助总金额预计在1.4亿元左右,将覆盖2.5万个家庭。
另外,根据浙江省统计局2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末,杭州市常住人口达到1237.6万人,比上一年增加17.2万人。这一数据,在目前已经公布人口增量的城市中位居第一(暂居第一,还有城市未公布数据)。
此外杭州的出生率比死亡率高出2.2个百分点。
无论是从人口增量,还是出生率角度,表面上看,杭州暂时还没有“缺人”的烦恼。
但如果与过往来比,你就会发现,哪怕杭州,也需要防范未然。‘
在人口见顶之前的前几年,中心城市人口增量相当迅猛,深圳广州每年的增量都在50万左右,杭州也是狂飙。
从2015年到2018年,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60万、53万、55.08万、49.83万人;同期广州人口增量分别为42.06万、54.24万、45.49万、40.6万。
同期的杭州,2015到2018年增量分别是12.6万、17万、28万、33.8万人。2019年,更是超越深广,达到了55.4万,位居全国第一。
然而,从2021年人口逐渐转向开始,中心城市的人口增量突然间断挡换速。2021年深圳只增加了4.78万人,广州也只增加了7.03万人。
杭州2021年的增量还算可以,仍有23.9万人,但相比之前少了很多。2022年又跌破20万,只增加了17.2万。横向与其他城市比较很不错,但纵向与自己的过往比较,还是不尽如人意。
再看出生率和自然增长人数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杭州市统计局
从上图可以看到,2021年杭州的自然人口增量已经降到了最近几年的最低点。未雨绸缪,也该行动了。
02 | 大城市都急了
杭州发布生育补贴不久后,省内兄弟城市温州跟进,发布了《温州市户籍人口一次性生育补贴发放办法》公开征求意见,提出:
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,生育一孩、二孩、三孩的,分别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元、2000元、3000元。
相比于杭州,温州显得有点小家子气。这也可以理解,人家省会杭州去年的财政收入是2450.61亿元,温州只有573.85亿元。至于两座城市的卖地收入,差距同样巨大。
温州鼓励生育,那可是迫在眉睫。2022年温州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,人口增量降到了3.4万人。再不行动,人口可能就要负增长了。
沈阳方面,最近提出,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,直至孩子3周岁止。
济南方面,生育二孩、三孩家庭,每孩每月发放600元。其中最低生活保障、特困供养人员及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生育妇女每月加发200元育儿生活补贴,直至孩子3周岁。
超大城市深圳,1月份发布《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》征求意见:
生育第一个子女的,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,另外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,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;生育第二个子女的,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5000元,另外每年发放2000元育儿补贴,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;生育第三个子女的,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0元,另外每年发放3000元育儿补贴,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。
去年长沙发布的鼓励生育措施是,对合法生育、符合条件的三孩(及以上)家庭每孩将一次性补贴1万元。
此外还有很多城市发布了类似生育补贴措施,就不一一而足。
此外,去年在无锡率先发起以房催生措施后,相继有40多个措施跟进发布了以房催生方案,也即多生娃,就可以破除限购,获得多购买一套房子的权限。
以首创者无锡来说,它提出:生育二个孩子及以上本市户籍居民家庭,可以在限购区域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。
无锡的自然人口在2020年就已经转向。而且,无锡60岁以上老人占比19.75%,65岁以上老人占比14.65%,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社会。
深度老龄化、少子化已经成为无锡的标签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无锡市统计局
抛开以房催生不说,在真金白银给予生育补贴的角度,在大城市中国,杭州力度算是最大的一个。
但如果与甘肃省张掖市下辖的临泉县相比,还是小巫见大巫。
2022年甘肃省临泉县发布鼓励生育大招,提出了四条措施。
本号粗略地算了一下,如果一个家庭现在打算生三个孩子,那这个家庭可以总共获得10000元的生育津贴(2000+3000+5000),可以获得9万元的养育补贴(3个孩子每年每个孩子1万元),三个孩子上幼儿园期间可以总共获得1.8万元的资助(每个孩子每年2000,三个孩子三年幼儿园合计1.8万)。
这力度,堪称中国生育补贴第一城。要知道,临泉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2亿元左右,这几乎是拿出了全部家底来鼓励生育。
没办法,这座西北小县城,人口流失太严重了。
七普数据显示,临泽县目前常住人口规模为11.59万人,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34328人相比,减少了18382人,年平均下降1.46%。
03 | 新生儿告急
所有的措施背后,都是一个共同因素,新生儿人口告急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年中国新生儿人口跌至956万,跌破千万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国家统计局
从上图走势可以看到,我们的新生儿人口2016年见顶,此后一路下滑,2017年比2016年少62万,2018年比2017年减少了199万,2019年比2018年减少了59万,2020年比2019年减少了265万,2021年比2020年减少了138万。
2022年跌至956万。956万,相比于2016年的高点减少了829万,减少了46.4%。
最关键的是,2022年出生人口956万,死亡人口1041万。中国人口在2022年转向,全国人口减少了85万,成为三年自然灾害之后,61年来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。
人口出生率下滑,直接原因是结婚率下降所致。过去多年,我们的结婚率持续下滑,2015年我们的结婚对数为1224.7万对,到2021年只有763.6万对。
降幅达到了37.7%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国家民政部
但根本原因,是养娃负担过重,房价太高。住房、教育和医疗三座新的大山,压得年轻人不敢结婚,不敢多生。
房价自不待言,尽管经历了去年的普调,但大多数城市的房价伤皮未伤骨。在中心城市买房,依然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梦。
在深圳,拿着平均薪酬,一年不吃不喝的收入只能买2.23平方米,想要买一套90平米标准大小的房子,得不吃不喝40多年。压力最小的长沙,一年不吃不喝可以买10.18平米,买一套标准大小的房子,需要不吃不喝9年左右,如果算上吃喝,时间得翻倍。
至于教育等其他养娃负担,来看一组数据。
去年育娲人口披露数据,中国目前的平均养娃到18岁的成本是人均GDP的6.9倍,位居世界第二,仅次于韩国。这意味着,中国的人均养娃成本可能不是最大,但压力绝对是全球前列。
分省市来看,养娃压力最大的是甘肃,养大一个娃到17岁,需要耗费一个家庭16.2年收入,相当于每年的家庭收入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了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育娲人口、国家统计局
压力最小的西藏,养大一个娃也需要耗费一个家庭11.75年的收入。需要说明一下的是,这里面还不包括买房。
所以说,制约人口出生率的,是压在年轻肩头新的三座大山。
想要缓解,需要对症下药方可。
有人说,人口少一点是好事。说实话,这是不懂国情:
第一,我们的产业结构决定了,人口才是我们的优势。
美国、英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,是金融资本强国、科技强国,人家的GDP主要是金融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支撑。
我们中国是产业资本大国、制造业大国,人口是我们的优势。当人口转向之下,我们的优势便不再。
第二,养老压力。
中国的养老模式是,年轻人缴纳社保供应老年人。如果新生儿人口持续下降的趋势无法扭转,我们这一代人可能就老无所依。
官方应对的办法是,在鼓励生育的同时,开启渐进式的延迟退休。同时,去年又推出了个人养老金,未来养老只能靠自己了。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纵横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2 联系邮箱:51 46 76 11 3 @qq.com